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之辨析
杨志;张洪国;
摘要(Abstract):
气候变化成为世界最热门话题有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从地球成因、活物质与死物质互动视角看,空气是创造和维持生命的第一个要素,因此,气候变化是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但人类活动作为"活物质"既是生物圈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反作用于水圈、大气圈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人类发展问题。气候变暖作为环境问题,与其说是工业化问题,不如说是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历史发展效应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现行发展模式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环境与发展问题是联合国以及欧盟和日本最为关注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话语体系一直忽视、冷谈甚至鄙视谈气候变暖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流语体系"急转弯"联手英国成为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主要推手和倡导者,其势头甚至超过联合国。中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做得多说得少并缺乏系统的话语体系。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处理发展循环经济与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气候变化;话语体系;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志;张洪国;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宇宙爆炸学也告诉我们:在大约46亿年前,地球是星尘与陨石的集团;而后经过数百万年绕太阳运行,逐渐演化成一个由98%的二氧化碳、1.9%的氮、0.1%的氩构成的“原生大气泡”;随着它不断冷却以及不断发生的地质作用,地球表面就形成一个类似今天“温室效应”的“大气层”;当大气层中的原子和简单分子融入掉进海里融入水中,生命的主要化学基础——核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也就产生了;因此,空气是创造和维持生命的第一个要素。参见:(英)史蒂芬.霍金等著,吴忠超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英)约翰.D.巴罗著,卞毓麟译:《宇宙的起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 [2]参见:(苏联)维尔纳茨基:《活物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 [3]“我们向地球环境中排放了过多的碳氧化物,以至于改变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参见(美)阿尔.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 [4]参见:IPCC,2007:《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出版。
- [5](日)岩佐茂著,韩立新等译:《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 [6]参见:(美)米尔顿.费里德曼著,胡雪峰等译:《费里德曼文萃》(上册),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 [7]参见柳适等编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讲演集1969~1997》,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另外对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话语经济学本质与特征的分析,参见杨志:《对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北京:《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